说起来陈慧娴,估计好多人第一反应都是《千千阙歌》吧?那旋律一出来,感觉瞬间就能拉回那个港乐黄金年代。不过最近看她40周年演唱会的照片,不少人感慨“娴公主”发福了,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,但短发利落,唱起歌来那股清亮劲儿一点没减,台下照样坐满了从少年追到中年的歌迷。
其实她这几年状态一直挺松弛的,采访里直接说“早就不找另一半了”。这话听着洒脱,底下评论区却吵开了,有人觉得“一个人也挺好,自在”,也有人念叨“当年要是没分那个音乐制作人,会不会不一样?”。说起来,她的感情路确实跟歌里唱的似的,总带着点遗憾。二十多岁时跟帮她写歌的制作人处过,对方连结婚都提了,可她那会儿一门心思要去美国读书,觉得“还年轻,不想被绑住”,结果异地恋慢慢淡了,后来人家结了婚,她才后知后觉心里空落落的。
不光感情,事业上她也总在“进”和“退”里打转。好多人都记得她18岁那年,本来是跟朋友去录音室玩,被音乐人硬推着想试试嗓子,一开口整个屋子都静了——那时候谁能想到,这个乖乖女后来能成乐坛“公主”?《逝去的诺言》火的时候,她还是个大学生,电台榜单天天霸屏,连郭富城都在她MV里当男主,张学友、黎明也跟她合作过,风头正劲。
但这风光背后,其实一直悬着块石头。她家里是书香门第,母亲管得严,父亲总念叨“读书第一”,觉得娱乐圈“不正经”,就盼着她当老师或公务员。为了能继续唱歌,她跟父亲约好“合约到期就去留学”。结果1989年《千千阙歌》卖到35万张,正是最红的时候,她真的兑现承诺,穿着白婚纱在告别演唱会上唱哭了,转身去了美国。
聊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,“放着巅峰期不拼,太可惜了”。其实不光她这样,圈里好多人都有类似的纠结。就像当年张国荣在歌唱事业最火的时候去加拿大休养,梅艳芳也曾想过“退圈嫁人”,有时候选择背后藏着的,是对“另一种生活”的执念。陈慧娴后来在节目里说,那时候总觉得“父亲说的对,唱歌是副业”,可真到了美国,又忍不住对着课本哼旋律。
等她1995年学完回来,歌坛早就变了天。新人一批接一批冒出来,她的新歌没以前那么火了,公司资源也往年轻人身上偏。有人说“要是没走就好了”,但她自己倒看得开,后来又退了两次,2010年再复出时,干脆说“不想追以前的辉煌了,就想把歌好好唱给想听的人”。
现在看她参加《声生不息》,再唱《千千阙歌》,台下观众跟着合唱的样子,其实就能明白:有些东西比“红不红”更重要。就像她发福这事,有人觉得“不如年轻时苗条”,但更多人说“这才是真实的59岁啊,能一直唱就好”。她自己也在账号上开玩笑,“打扮漂亮是给歌迷看的,又不是给别人挑的”,透着股经历过风浪后的坦然。
说到底,人生哪有那么多“如果”。当年为了父亲的期望暂别舞台,后来为了热爱一次次回来,感情里错过的、事业上跌过的坎,最后都变成了她歌声里的故事。就像我们身边好多人,年轻时选了“该走的路”,后来又回头捡“想走的路”,过程或许曲折,但能一直跟着心走,其实就不算输。
现在她的巡演还在继续,杭州、深圳的票据说挺抢手。估计去看的人里,一半是想听那首老歌,一半是想看看这个走过大起大落的女人,如今是怎么笑着唱完这一生的。毕竟,能把遗憾唱成释然,本身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。
校对 廖晴
万隆优配-股票配资神器-股票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